寶寶挑食解密

2010033109:58

 

寶寶挑食解密

 

 

 

如果寶寶一到吃飯的時候就不肯張口,這也不肯吃,那也不喜歡,要麼把飯含在嘴裡嚼啊嚼就是不肯下咽,要麼半途吐出來弄得四處狼藉,弄得飯桌如同戰場,餵飯如同打仗一般。很多寶寶都有挑食的小毛病,身為父母的你是否對此頭痛不已?可別小看了挑食,這不僅會使孩子營養失衡,留下健康隱患,還會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呢。

 

  孩子偏食、挑食的習慣一旦形成,營養的吸收無法做到均衡、全面,將對身體健康和正常的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古人雲: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我們人體所需的食物不是單一的,穀類、肉類、水果、蔬菜要搭配食用。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可塑性也較強,我們更應幫助他做到“泛食”、“雜食”,擁有健康的好身心。

 

  最近,中國預防科學院兒童營養專家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大約2/3的兒童,有偏食和拒絕吃某些食物的習慣,因而容易導致身體缺乏一些必需營養,成為現代“營養不良兒”,因而免疫力普遍下降。其實這些現象是緣於媽咪在餵養上走入迷津,現在針對這些現象來解迷。

 

 

  解迷1 讓寶寶錯過了味覺最佳發育機會

  每種沒有吃過的食物,對於寶寶來說都是新鮮的、好奇的,他們並不會天生就有什麼成見,通常需要媽咪培養出良好的味覺及嗅覺感受。寶寶的味覺、嗅覺在6個月到1歲這一階段最靈敏,因此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因為,寶寶通過品嘗各種食物,可促進對很多食物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形成和發育,也是寶寶從流食——半流食——固體食物的適應過程。在1歲左右時,已經能夠接受多種口味及口感的食物,而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順利斷奶。然而,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如果媽咪一看到寶寶不願吃或稍有不適,就馬上心疼地讓寶寶停下來,不再讓吃,這樣,便使寶寶錯過了味覺、嗅覺及口感的最佳形成和發育機會,不僅造成斷奶困難,而且導致日後典型的厭食症。

 

 

  解迷2 對寶寶最初表現的“偏食”採取強制態度

  寶寶在8個月時,對於食物已經能表示出喜厭,這就是最初的“偏食”現象。然而,這種偏食是很天真的,不能同大一點的孩子的偏食相提並論。因為寶寶在這個月齡不喜歡吃的東西,很有可能到了下個月就又愛吃了。而媽咪並不了解這一點,生怕寶寶缺了營養,對寶寶不吃的行為非常在意,十分“較真”,以致採取強硬的態度,結果給寶寶的腦海中留下十分不良的印象,以後很難再接受這種食物,從而導致真正的偏食習慣。

 

 

解迷3 對於寶寶的營養攝取過於關注和擔心

  媽咪總是按照自己對於營養知識的了解,去給寶寶安排膳食,從來不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慾望去喜好某種食物,認為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攝取。然而,兒科醫學專家表明,只要寶寶的味覺、嗅覺及對食物的口感發育正常,正常的寶寶是完全可以從愛吃的各種搭配得當的食物中,選擇出有益健康的飲食組合。雖然寶寶的食慾可能會經常變化,只要不過分受到人為偏見的影響,從長遠看他們的飲食一般是能夠達到平衡的。因此,媽咪應該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喜厭某種食物,不必大驚小怪的,過分的關注和擔心反而會起反作用。如果媽咪對於米飯、牛奶、肉類、蛋類等食品的營養價值不太了解,也不能為寶寶提供能夠滿足身體生長發育需要的均衡營養。

 

 

  面對如上的問題,得有好的方法來解決,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1 科學合理餵養,以防養成偏食、厭食習慣

  及時適時添加離乳食品,促進寶寶對多種食物的口感及味覺、嗅覺的形成和發育;正確對待寶寶最初出現的“偏食”表現,切不可態度生硬,也不可嬌縱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如碰到愛吃的食物,就不加以節制地過食,最終導致傷食,而不喜歡吃的東西一點也不吃;媽咪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對食物的喜或厭,也不要對於食物妄加評論。

 

 

  法2 飲食安排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均衡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膳食平衡指導,為寶寶安排飲食,即食物要多樣化,主食粗糧與細糧及副食葷與素搭配要合理;讓寶寶每天喝奶,經常吃魚、蛋、瘦肉、禽類、豆類及豆製品;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及薯類,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取。

 

 

  法3 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包括不偏食、挑食、暴食、過食,不過度吃零食。然而,這並非是件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媽咪每時每刻都要注意培養,也取決於媽咪對寶寶進食的態度是否重要。首先媽咪要尊重寶寶的個性,讓他覺得吃飯是自己的願望,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既要注意營養素的均衡,也要考慮到寶寶的口味,同時還要講究食物的色、香、味及食物的花樣,不可因為只講究營養而忽視寶寶對食物的感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