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呵護孩子的羞恥感

2010051009:36

記得呵護孩子的羞恥感

 

 

 

 一位母親,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剎那間她了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綿。

 

 

上面的場景我們並不陌生,常常聽到大人對孩子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禁止的內容都是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傷害或者會給父母帶來麻煩的事,這些“不可以”指令,是為了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了解這個世界。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常常忽略,孩子會因此產生“羞恥感”。羞恥感是他人出現負性評價的指示劑,它意味著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儘管羞恥本身是種不太愉快的心理體驗,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他們衡量自己行為、適應社會生活的工具。傳統看法認為羞恥感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反對讓孩子產出羞恥感。其實,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如上文例子中類似的互動,保護了孩子的心靈,不會讓其產生強烈的羞恥感,從而耿耿於懷。可以說,這位母親成功地幫助孩子克服了羞恥感。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那麼,家長該如何對待幼兒的羞恥心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兩種類型的家長表現:

 

 

 一、冷嘲熱諷型

  “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真是笨到家了!”“看看你的好夥伴小莉比你強多了!你看她跳的舞多好啊!”“這孩子,和他爸爸一個樣,長大後也沒有什麼出息!”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往往試圖以此激發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從而使之發奮起來。殊不知事實上往往適得其反,事與願違。孩子是有羞恥心的,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他們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與否的判斷,往往是通過大人們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完成的。嘲笑、挖苦、苛責對幼兒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只顧發洩自己心頭的火氣,卻使孩子的心理負擔變得沉重起來,把孩子硬是推向自己所希望的反面去了。

 

 二、無謂擔憂型:

  我們周圍經常看到好多孩子做了錯事還蠻橫無理,對別人勸導滿不在乎,我行我素。所以很多年輕的家長不免擔憂: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也變成那樣,那該怎麼辦啊?羞恥心是一種以自我為基礎的道德情感,也是一個人行為品德的內在因素。培養孩子的羞恥心首先要了解孩子羞恥心形成的過程。3歲左右,孩子就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此時做錯事,聽到別人羞他,就會臉紅、低頭不語、逃跑躲藏等表現,這是孩子受“刺激”產生的外部表情動作的羞愧感。5歲左右,孩子能“獨立地”表現出羞恥心了。這時他們不再逃跑和躲藏,而是內心充滿了不愉快,甚至有痛苦的情感體驗,自責、自譴之心開始出現並且逐步得到強化。所以家長對此現象不要做無謂的擔憂。

 

 

 總得來說,父母要善於觀察、分析孩子羞恥心理因素的產生與發展。一般來看,孩子在如下情況時羞恥心有明顯的外向反應:

  1、自己做了錯事或說了錯話的時候。

  2、受到老師或家長批評的時候。

  3、申請加入某種組織或要求參加一項活動而未被准許的時候。

  4、公布“好孩子”名單而沒有自己的時候。

 

  這時父母要善於配合幼稚園,細心體察孩子羞恥心理的微妙變化,審慎地去觸及孩子最敏感的心靈,引導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要善於運用他們的羞恥心,去激發他們歉然、反悔的情緒;抓住這一思想轉化的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切不可挖苦、斥責、羞辱甚至體罰,這樣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日久會磨掉他們的羞恥心。孩子一旦失去羞恥心,對自己的不良行為習以為常,反而會造成不求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