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的分類

2009061616:46

 

       脂肪酸的分類

 

脂肪酸是由一長串的碳鏈構成碳數在6個以下者列為短鏈脂酸,在8-10個者稱為中鏈脂肪酸,碳數在12個以上者稱為長鏈脂肪酸

依照 碳鏈的 飽和度 (Saturation) 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兩種:

 

1.     飽和脂肪酸   (Saturated fatty acid)

凡脂肪酸內 碳數均為單鍵結合者稱之。其通式為CnH2n+1COOH,自然界中存在者多為直鏈 (Straight Chain)很少支鏈

主要自然界中存在的飽和脂酸,列表 1

 

2. 不飽和脂肪酸  (Unsaturated fatty acid)

在脂肪酸酸的碳鏈中雙鏈者稱之。僅有一個雙鏈者,稱為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有兩個以上者,稱為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舉例於下:

(1)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通式為   CnH2n-1COOH,如油酸 (Oleic Acid)  橄欖油(Olive  oil) , 芥子油    (Canola Oil) 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注意: 椰子油 (coconut oil)及棕櫚油 (palm oil)卻含飽和脂肪較多

 

(2)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有兩個雙鍵者,其通式為CnH2n-3COOH,如亞麻油酸 (Linoleic Acid)

有三個雙鍵者,其通式為CnH2n-5COOH,如次亞麻油酸 (Linolenic Acid)

有四個雙鍵者,其通式為CnH2n-7COOH,如花生油酸。

 

在魚肉,魚油中有碳鏈更長,飽和度更高的脂肪酸,如具20個碳,5個雙鍵的EPA,及具22個碳,6個雙鍵的DHA。在自然界食物所含的不飽和脂酸,以18個碳的分佈最廣,量也最多。其他16碳,20碳及22碳者量較小。

 

若依照第一個雙鍵位置分,比較重要的有三大類,如圖1中所示之ωz-3zωz-6  ωz (omega)表示從脂肪酸的甲基端算起的第一個雙鍵位置,有時用n表示。例如亞麻油酸被標示為C18:2-6,表示其為含18個碳,2個雙鍵,第一個雙鍵位置在第6及第7之間,而第二雙鍵位於9個碳及第10碳之間。油酸為C18:1-9,其唯一雙鍵在第9及第10碳間之位置。

 

 

 

1 食物中脂肪酸之分類、組成與來源

 

分類

普通名稱

碳原子數和雙鍵

分子式

食物來源

飽和

 

丁酸(butyric)

40

CH3 CH2 CH2COOH

奶油

 

己酸(caproic)

60

CH3(CH2)4COOH

奶油

 

辛酸(capryic)

80

CH3(CH2)6COOH

椰子油、奶油

 

(capric)

100

CH3(CH2)8COOH

棕櫚油、椰子油奶油

 

月桂酸(lauric)

120

CH3(CH2)10COOH

椰子油、奶油

 

()豆蒄酸(myristic)

140

CH3(CH2)12COOH

椰子油、奶油、肉豆蒄脂肪

 

棕櫚酸(palmitic)

160

CH3(CH2)14COOH

牛肉、豬肉、羊肉,大部份植物脂肪

 

硬脂酸(stearic)

180

CH3(CH2)16COOH

牛肉、豬肉、羊肉,大部份植物脂肪

 

花生酸(arachidie)

200

CH3(CH2)18COOH

花生油、豬油

單一不飽和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161

CH3(CH2)5CH=CH(CH2)7COOH

奶油和種子油

 

油酸(oleic)

181

CH3(CH2)7CH=CH(CH2)7COOH

橄欖油、肉類、與其他大部份脂肪和油類

多元不飽和

亞麻油酸(linoleic)

182

CH3(CH2)4CH=CHCH2CH=

CH(CH2)7COOH

玉米、棉子、黃豆、向加葵、紅花子油、雞油、核桃等

 

次麻油酸

183

CH3CH2(CH=CHCH2)2CH=

CH(CH2)7COOH

黃豆油、其他植物油、蛋黃

 

花生四稀酸(arachidonic)

204

CH3(CH2)4(CH=CHCH2)4

(CH2)2COOH

食物中微量

 

產品

(一湯匙)

飽和脂肪酸(公克)

膽固醇

(公克)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公克)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公克)

亞油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百分比%

紅花油

1.2

<span lang="EN-U

 

本文摘自網路   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