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開始學用筷子?

2010042606:35

孩子幾歲開始學用筷子?

 

 

心急的爸爸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很快掌握很多生活技能,早日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聰明能幹。現在有很多父母認為,幼兒應從小養成使用筷子的習慣,而且越早越好,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而有些媽媽爸爸發出這樣的疑問:孩子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太笨了?但是事實上,過早使用筷子會有很多的不良後果。其原因有幾個:

 

1、太小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

  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需要牽動多個關節,有多塊肌肉參加。它不僅是5個手指的簡單屈伸動作,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加,完成這一動作是相當複雜的。如果孩子的年齡偏小,如2周歲左右,此時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手動作的訓練雖然可以促進大腦發育,但也要以大腦發育至一定水準為前提,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應有一定的限度。而其他對孩子的智能訓練也一樣,要遵循兒童大腦發育的客觀規律。

 

  2、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如果過早逼孩子用筷子,由於手的動作還未發育完好,不但學習起來困難,還可能會因為動作不協調把飯碗弄翻,飯菜弄撒。如果此時父母不夠耐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責罵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反而弄巧成拙,挫傷孩子自己進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當然,在合適的時候讓孩子鍛鍊用筷子,對孩子是有好處的。我們知道,使用筷子是手部的精細協調動作。大腦控制手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可見,手的功能訓練可促進大腦的發育。據生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使用筷子時,牽動了手指、手掌、小臂、上臂、肩胛、手腕和後背等三十多個關節及五十多條肌肉活動;手的動作與其相關聯的關節、肌肉等的活動越多、越精細。手腦之間反覆傳遞資訊就越頻繁,從而激發腦中樞和外周神經機能的改善和提高。

 

 

     有些年輕父母為圖省事方便,只讓孩子用湯匙吃飯。如果早一點讓孩子使用筷子,孩子的肌肉感覺、空間知覺、動作表象和動作判斷等心理,就會得到迅速發展,從而使孩子的支配能力增強,對其智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要適當鍛鍊寶寶用筷子,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遵循規律,循序漸進

  一般說來,孩子使用筷子從3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對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妨為他準備一套包含湯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讓他在平常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來練習進餐。剛開始時,孩子使用任何一種餐具,用哪種方法都無所謂。但從三歲之後,在每次進餐時,父母就要留意讓他以正確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換手或變成抓筷子的情形,無須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覆不斷地教導他正確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記清楚以後,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2、選擇合適的筷子

  一般市場販售的塑膠筷子,但對剛開始練習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來說,這種類型的筷子太滑,不容易夾菜。孩子用的筷子要比成人的短些,最好是較細、圓的木筷或竹筷,以“手巧”促進“心靈”,以“心靈”來推動“手巧”。所以說,使用筷子對於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動作協調平衡,均起著重要作用。

 

  3、不可以強迫孩子

  引導孩子的興趣,不可以強迫孩子。而且千萬不可以因為孩子不會用,搞得飯桌很亂就大發脾氣,要多點耐心。

 

  溫馨提醒:

  對初學用筷子的寶寶,父母應細心注意到以下幾點:

  1)選用竹筷,因為方形竹筷易夾住食物,而且無毒、輕便,易握緊。

  2)食物選用爆米花,很輕,上面有溝槽和裂縫,容易夾起來,又會刺激孩子去練習。

  3)允許“作弊”。可在筷子尖上纏一根皮筋,增加摩擦力。

  4)如一時夾不好,家長也不要責怪,對由此產生的吃飯時間延長、食物撒落等情況,應給予寬容,這一點特別重要。